您当前位置:> 行风热线 > 留言明细
咨 询
 
问题编号:7906 发表人:guest   发表时间:2014/3/19
网友:
威海城建水平低
看了局长信箱很多市民提出关于威海城建低矮落后的反应,难道规划局一直这样无动于衷事不关己下去吗?在这样下去威海真成了挂着地级的县级市。威海不是没项目没合适地皮,所以不要找借口,威海城建风貌的问题多是规划局自己造成的。不说别的,我建议威海规划局领导多走出去,不用去京沪那些大城市,走走中山,珠海,惠州都能让你们感触颇深,同样是以旅游环境著称人口经济相抵的中小城市,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同样市中心10多亿的项目人家是打造超高地标,我们还在百米不到的住宅板楼,什么意识?
另外有说这个限高政策的,到底是市政府班子的决定还是规划局自身的问题?市中心这边是60米,经区那边撑死100米。限高不仅挡住了政府税收不说,无形中挡住了威海很多投资机会,这个政策真是耽误威海二十多年了,市区平衡搞得威海作为经济行政中心到现在连点辐射力都没有,现在文登刚划区,为了威海发展咱能先提高提高环翠区城建水平一并取消这样的弊政吗?
 
  
回复部门: 市规划局 回复时间:2014/3/27

   首先感谢您对威海市城市规划的关心和支持。就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进行了研究,现答复如下:
   同城市各地块的土地规划用途、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布局等规划要求一样,关于我市各区域规划建筑高度的要求,也是在我市组织编制的一系列规划成果中确定的。这些规划成果通常是我市委托国内一流的规划编制单位来编制,并按相关程序要求进行审查通过。规划管理部门以审查通过的规划成果为依据,来实施相应规划管理工作。
   依据规划,我市对建筑高度采取分区分类控制原则。在老城中心区,力求保护原有的景观风貌特点,同时考虑现状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适当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在各个开发区和新城区,没有过多的限制建筑高度,当道路交通支撑到位、配套设施容量到位以及景观环境优化到位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建筑高度和开发强度,成组成团地布置高层建筑群,充分发挥土地经济价值、塑造现代城市空间景观形象。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市场、观念等因素影响,开发建设单位建设超高层建筑的积极性并不强。我局也积极加以引导,鼓励高层低密度式开发建设。目前,我市在九龙湾、金线顶、乐天世纪、文化产业区、绿轴、两站广场等区域规划了高层建筑区,相对集中建设高层、超高层建筑。其中九龙湾华发开发的地块内,最高规划建筑达到了280米。

 满意度调查: 查询密码: 满意 不满意
当前没有网民参与满意度调查。
 
  网友交流

目前还没有网民参与交流。
请对该问题及回复发表意见与讨论:
姓  名: 联系方式:
参与讨论:
尊敬的用户:
留言请遵守以下条例,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尊重网上道德,《威海传媒网》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的留言会通过《威海传媒网》网站管理人员审批后发布,请勿重复留言。

——威海传媒网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 0631-5191576/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