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我市邀请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于2006年组织编制了《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6—2020)。该规划在编制过程中,我市动员了大量社会力量对交通状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单位建立了我市综合交通需求分析模型,为科学编制规划提供依据。该规划确立了我市“服务生态化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建立与威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一体化的和谐交通体系”的交通发展总目标;建立了我市“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的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确定了我市市区“一环四射,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布局。 近年来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市的道路服务能力没有显著提高,中心城区部分路段在高峰时间出现一定程度的拥堵。为此, 2010年组织编制了《威海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规划近期我市初步形成“一环二射,二十一横、二十一纵”的城市道路网络。 客观地看,目前我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是科学和完善的。国际上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除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路幅宽度达到30米外,其余城市道路的路幅宽度仅约20米。由于市区部分路段建设时间较早,道路两侧现状建筑多、拆迁难度大,因此,除外围新建道路外,市区内大多数道路的路幅宽度均未达到规划红线宽度。 近几年,市政部门加大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重点完善我市城市道路路网,如宫松龄路的修建等,其余道路将视发展需要和政府财力情况,适时对予以拓宽。对于暂时无法达到规划红线宽度的道路,我们针对现状较为拥堵的路段,提出了改造道路断面形式、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提高相关道路的通行能力,目前市政部门已经开始逐步实施。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130号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 0631-5191576/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