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行风热线 > 留言明细
咨 询
 
问题编号:26599 发表人:guest   发表时间:2021/4/9
网友:
威海市民亲海权利边界要进一步清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
提起海岸线,人们首先会想起碧波银沙、鲜贝美蛤。实际上,它的价值远不限于此。研究显示,中国滨海湿地生物种类达8000多种,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生物基因库。仅辽东湾天然芦苇湿地每年降解去除的氮、磷总量分别达到7632吨和360吨,分别相当于陆源排海总量的8%和2%。作为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海岸线具有涵养水源、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海岸线还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地带,有力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

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我国海岸线开发强度持续增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此前,我国没有一部针对海岸线管理的综合法律法规,已有的涉及海岸线的法律针对性不强,缺乏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管理制度。加上我国涉海部门众多,军事、渔业、盐业、交通、土地、城市规划、环保、旅游和临海产业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不利于海岸线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弥补了这些空白和短板,为扭转海岸线缺少统筹规划、多头管理、管控手段不足的被动局面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办法》加大了地方政府在自然岸线监管中的责任,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了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希望相关政府和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履职尽责,坚决实现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的目标,把最美的岸线还给自然,把最美的海景留给市民。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自然海岸线保有率达到47%,为了做好亲海工作,方便市民游客了解不同岸线海域允许开展的亲海行为(分全放开的:可赶海、游泳、垂钓;限制区的:只可垂钓)。哪些是全放开的,哪些是限制区的,你们得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在地图上标注清楚。让市民和外地游客知道亲海边界,亲海权限,亲海权利。让国家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在威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请回复。谢谢!
 
  
回复部门: 市海洋发展局 回复时间:2021/4/20

为了做好亲海工作,方便市民游客了解不同岸线海域允许开展的亲海行为(分完全开放的:可赶海、游泳、垂钓;限制区的:只可垂钓;不开放的:港口、航道、军事管理区等),我局曾在市区沿海岸段设置了亲海事项提示牌,明确相应区域可实施的亲海行为、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并公开举报电话,但因时间过长,提示牌老旧,信息模糊缺失,已经废除。经研究,日前已下发通知,要求中心城区沿海区域(含经区、高区、环翠区)结合各辖区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选定亲海客流量较大的区域,在明显位置竖立若干本辖区的亲海通告牌,亲海通告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辖区海岸线分布示意图、亲海区域(不对外开放区域、对外限制开放区域、开放区域)以及亲海权限、咨询电话(工作时间)和举报电话(24小时)。 若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局,电话5231175,我们将竭诚为您答复。

 满意度调查: 查询密码: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0%
 
  网友交流

目前还没有网民参与交流。
请对该问题及回复发表意见与讨论:
姓  名: 联系方式:
参与讨论:
尊敬的用户:
留言请遵守以下条例,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尊重网上道德,《威海传媒网》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的留言会通过《威海传媒网》网站管理人员审批后发布,请勿重复留言。

——威海传媒网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 0631-5191576/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