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行风热线 > 留言明细
咨 询
 
问题编号:13289 发表人:guest   发表时间:2015/8/17
网友:
城区内的半夜刺耳噪声,归不归公安管
2015年8月17日0时10分,乳山市政府西500米,祥和小区南,偶然传出了刺耳的挖掘机和空压机划擦声和轰轰声。居民110报警,乳山110民警告知,不是他们管辖范围之内,拒绝出警!法律规定应该属于公安管辖!乳山110是摆设吗?
半夜城区偶发噪声,究竟该不该公安管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公布 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第十九条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六十二条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许多市民难以区分公安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噪声污染防治职责。那么,哪些噪声污染是由公安部门监管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安机关主要管辖以下几种噪声污染防治工作:1、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2、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3、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4、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未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的;5、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家庭室内装修活动,未限制作业时间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 此外,公安机关还主管其他种类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如城市范围内生产活动排放的偶发性强烈噪声和机动车辆声响装置排放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公安机关对以上违者可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回复部门: 市、三区公安局 回复时间:2015/8/20

2015年8月17日0时4分、0时5分、2时15分,乳山市公安局110先后3次接到群众报警,反映笙歌工地上的工程车噪音扰民,影响居民休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7条、28条、29条、30条、56条的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属于建筑施工噪声,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110接警员接到报警后,向群众耐心进行了解释。考虑到建筑施工单位夜间施工对群众的影响,乳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先后两次安排胜利街派出所民警出警,派出所民警两次到笙歌工地找到建筑施工经理进行劝阻,协商停止施工。事后,乳山市公安局向乳山市环保局电话反馈了群众反映的笙歌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的问题。经反馈,王女士表示满意。

 满意度调查: 查询密码: 满意 不满意
当前没有网民参与满意度调查。
 
  网友交流

留言编号:5134 ·网友:王华, ·留言时间:2015/8/21

留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建筑生产活动属于生产活动,应该也归公安局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主席令第三十八号)》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治安处罚条例就该公安管,另外,半夜开始制造噪声,应该不属于正常的建筑施工,而是恶意扰民。
 共有 1 条留言,共1页:   第一页 (当前是第1/1页) 最后页
跳转到第
请对该问题及回复发表意见与讨论:
姓  名: 联系方式:
参与讨论:
尊敬的用户:
留言请遵守以下条例,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尊重网上道德,《威海传媒网》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的留言会通过《威海传媒网》网站管理人员审批后发布,请勿重复留言。

——威海传媒网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 0631-5191576/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